
柬埔寨轮胎制造业在2023年轮胎生产能力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相较于2022年在美国轮胎进口榜单上的落后位置,柬埔寨在2023年内多个细分领域对美出口量剧增两倍以上,成功跻身美国三大轮胎进口国之列。柬埔寨输往美国的所有轮胎产品均来自中国品牌。
步入2024年至少四家中国轮胎企业将在柬埔寨启动新产能或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预示着该国轮胎出口将进一步增多。尽管通过柬埔寨产能转移,中国轮胎企业实现了销售业绩的新一轮突破,但随着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亦同步攀升,首要威胁即为潜在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双反危机)。鉴于泰国自2012年起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海外布局的主要阵地,直至面临双反打击,柬埔寨如今似乎正步其后尘。
泰国凭借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国轮胎企业在此建立生产基地。过去的十年里,泰国共设立了六家中国轮胎企业旗下的工厂,使得中国品牌轮胎产能从零迅速提升至百万级别。这种产能转移策略为中国轮胎企业出口销量和利润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助力泰国连续多年稳居美国轮胎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
尤其在全球经济自2020年开始复苏步伐不稳定,以及海外通胀率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背景下,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地区生产的高性价比轮胎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但也因此加剧了与美国本土轮胎企业的竞争矛盾。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在过去五年内频繁申请对东南亚轮胎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其中针对东南亚出口的半钢胎已经实施了相关措施,尽管中国轮胎企业通过积极申诉得以降低税率,但双反现实并未扭转。
面对2023年底开始针对卡车胎的双反调查,中国轮胎企业在泰国的工厂或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故而多家企业转向柬埔寨投资建厂,以分散风险。例如,赛轮集团决定加大对柬埔寨项目的投入,使其半钢胎产能扩增至1200万条,加上已有的全钢胎产能,预计2025年后在柬总轮胎供应能力将超1300万条。同时,通用、双星、福麦斯及有道等企业也纷纷在柬埔寨启动大型轮胎工厂建设项目,总计规划产能高达数千万条轮胎。